这封信是十六通家书中论文学创作的三封之一。它除了为八股文辩护外,主要论文章风格。郑板桥主张文章风格的最高境界是“沉着痛快”,反对“言外有言”、“味外取味”。因为板桥认为文章旨在“敷陈帝王之事业,歌咏百姓之勤苦,剖晰圣贤之精义,描摹英杰之风猷”,所以必须说得实在,论得痛快。此外的笔墨便是“俗事”,“可羞可贱”。板桥的儒家文学观自不免偏颇,不过,从文章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着眼来论述文章的风格,无疑是正确的。
无论时文、古文、诗歌、词赋,皆谓之文章。今人鄙薄时文,几欲摒诸笔墨之外,何太甚也,将母丑其貌而不鉴其深乎!愚谓本朝文章,当以方百川制艺为第一,侯朝宗古文次之;其他歌诗辞赋,扯东补西,拖张拽李,皆拾古人之唾余,不能贯串,以无真气故也。百川时文精粹湛深,抽心苗,发奥旨,绘物态,状人情,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浅近。朝宗古文标新领异,指画目前,绝不受古人羁绁;然语不遒,气不深,终让百川一席。忆予幼时,行匣中惟徐天池《四声猿》、方百川制艺二种,读之数十年,未能得力,亦不撒手,相与终焉而已。世人读《牡丹亭》而不读《四声猿》,何故?
17K小说网 VIP章节, 余下还有3个段落 ...
《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》最新评论
评论本章还没有人发表评论哦~
我来说两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