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《踏莎行》一首云:
问我蓬莱,白云深处。茫茫碧海青天路。江滚月涌照远人,孤帆独向烟波去。
玉宇琼楼,春华雨露。逍遥更觅桃源渡。人间世外何曾有,徘徊终剩兰舟驻。
众人见徐福悠然扬袖道:
“红尘世界,大地之中,神舟为号,华夏作邦。象涉青龙,照角亢而冲牛斗;独立乾坤,拨扶桑而下昆冈。九州分鼎,龙飞凤翔。泱泱中国,以定四方。东皋秀而西山美,崤峰峻而函谷苍。寒暑分域,夏虫不可语冰;南北异化,春播以待秋藏。山河壮美,社稷流长:经三皇而继五帝,宾四夷而定八荒。燧人氏钻木而取火,有巢筑穴而成房。伏羲演而八卦生,神农稼而百草尝。女娲补天,炼青石而盖苍穹;仓颉造字,作锦绣而焕文章。螽斯之羽,诜诜而宜子孙,麒麟之趾,振振而展炎黄!
“大海扬波,反吴越而成一统;黄河腾转,结秦晋而延绵长。山有泰嵩之流,别奇松而怪石;水分泾渭之道,分清姿而浊样。集水点金,镶钗钏而成异彩;聚山琢玉,配璧圭而放异光。养蚕取丝,穿梭而织绸缎;描龙画凤,盘针而出衣裳。物华美而称富庶,人豪杰而作栋梁:北国冰雪,燕代多慷慨之士;南国烟雨,荆楚有隐者之乡。彼姝者子,应履东土;彼美人兮,当在西方。人文荟萃,百家争鸣;采诗赋骚,华国文章。文有孔孟,讲仁义之慷慨;武有孙吴,率兵甲而慷锵。名言道德,老子骑牛而西去;随行逍遥,庄生化蝶而远方。兼爱有墨翟之论,五蠹出韩非之囊。仙家小说,专论是非;鬼谷大才,始托阴阳。国色天香,西施有沉鱼之貌;风姿雅客,子都有游龙之狂。巫山神女,泣三峡而婉转;楚国宋玉,赋长秋而凄惶。高山流水,音知伯牙;吴丝蜀管,琴当师旷······
“盖我秦王,以统万邦。称之‘大帝’,号为‘始皇’。控东夷以服西戎,扫南蛮以定北荒。却匈奴七百余里,开版图两万余方。定国于百姓之戴,统辖于兆民之康。车同轨,书同文,度量一体,车马昂翔。北筑长城,屏障一万华里;南泽百越,建制六合风光。驾生清风,列子而过瀚海;闻有神药,嫦娥而奔月亮。因好仙道之缥缈,特遣下愚来上邦!”
众臣工听罢,都目瞪口呆,无言以对。
子谈道:“先生博学多才,妙语连珠,子谈叹服。”言讫再拜,徐福也再拜还礼。
子谈方才跪地叩拜道:“陛下万福!恕臣无礼。今有辱使命,还请陛下降罪。”
蓬莱王道:“卿不必多礼,你与国师俱为国士。问对而已,何必多心。”
子谈起身,羞惭而退。
蓬莱王道:“上古之时,十州一体。所说之事,朕略可知。只是夏后商周以后,因未来往,便难知也。今听国师演说,小王方知中国红尘世界,果然不凡,朕心仪已久。”
徐福道:“臣所言,不过冰山一角。言辞粗略,不能深入其境。”
王大喜道:“来日方长,还望国师多多说些与朕来听。”
徐福再拜道:“陛下口谕,臣敢不从命!”
王道:“国师把朕比作凤凰,又说贵国秦王乃是梧桐。既然如此,国师所言通好一事,便允准了,朕当大开四海,以纳境外贤达。秦王既封卿为国师,朕亦如中国之礼,赠卿为蓬莱师。”
徐福一听,便欲谢恩。百官一听,却都是面面相觑,倏儿哗然一片。
这时瑜华道:“老臣以为,蓬莱与中国,久未相通,今便仓促允准,恐怕不妥,何况蓬莱师,乃一国之师,岂可轻授他人。还望陛下三思。”
群臣也多有欲谏者。蓬莱王道:“中国与我国,乃是至亲。虽说两国,其实同源。正因久未结好,不此时通好,更待何时。至于结好诸多事宜,乃丞相分内之事,自可与百官商议,然后报朕。中华人物,与我国一体,非是他国凡俗异类。国师博学,加封蓬莱师,必有益于蓬莱。卿等勿复多言。”
蓬莱王又对徐福道:“赠卿蓬莱师,虽是虚荣,也是显爵。徐卿不负朕,朕绝不负卿。望卿早晚赐教,勿以等闲看之。”
徐福大喜,便礼拜谢恩。
太傅道:“陛下既然决定与中国通好,又聘中国国师为蓬莱师,自然不可怠慢。臣观西林苑风光优美。斜晖园临近处,又有几所所别院,其西厢名曰‘清欣园’,环境优雅,建筑陈设,多类中国。往日隐者来朝,多居于此。可腾出来作为蓬莱师府邸。陛下在斜晖园中,若要听教中国之事,也十分方便。东厢‘清逸园’,乃是陛下幕臣休憩之所,多有伶官乐师。正可与中国人物,相互切磋。其西南面乃'落晖园',凡有贵宾,多住于此,两厢来往,必可获益。西北又有“清晖园”,朝飞幕卷,尽在眼底。国师欲要观赏,也即方便。”
蓬莱王道:“太傅想得周到,准奏。”
太傅乃退,徐福谢恩。
蓬莱王道:“朕略觉倦了,今日朝会,到此为止。义门晴传旨摆驾西林苑。”
蓬莱王回西林苑,便又令义门晴安排徐福等中国一众搬迁清欣园事宜。
越数日,清欣园一布置妥当。义门晴奉旨至四栏小院,说明来意。徐福大喜,便与义门晴出了小院,一路往北,见一派楼阁映荡与行云流水之间,便闻着南园蔷薇熏味,转过一衙,方往东行,乃是粉墙朱门。徐福便问是何去处。义门晴道:“此即落晖园之兰陵阁。”徐福一见,果然闻着兰芳阵阵,不觉舒心。
转过兰陵阁,忽见有阁楼如白鹤亮翅,徐福闻有暗香浮动,转过身来,却见疏影横斜。正欲细看,却听义门晴道:“此即梅芳阁也!”
又复东行,却见大道开阔,紫竹满园。偶见一门,上有“竹林阁”字样,一阵微风垂过,是幽篁一片。
徐福点头,又见一带假山斜勾下来,抬头看却有十来丈高,都做成了仙鹤白云图样。山内有双松,松下一石亭子。亭前是一湾流水,更觉清新。徐福又欲来问,义门晴道:“此乃松风阁。”
徐福暗思道:“如此去处,便是秦王宫殿,也难媲美。”
一行车马,徐徐而行。转过五明殿,再过斜晖园。行了五六射之地,见似一幅白墙墨瓦图。走进一看,一片古黄门柱,均似梨木,然与中国的又大不相同。门前有三颗槐树,仿佛罗盖,连荫数十丈,徐福见此园楼台布置,果然大类中国,当下欣喜。正欲开口,却听义门晴道:“此即清欣园,望国师屈就。”
徐福见满园花草富贵多彩,炫光夺目。又有桂花葱茏,梧桐茁壮。又见两旁杨柳婀娜而多姿,杜鹃妖娆而别样。四周廊庑相围,正中长廊一道清水浸透般闪亮的木柱子,廊外可见喜鹊登枝,可听画眉吟诵,不觉耳目一新,欣喜若狂。义门晴见徐福无甚事吩咐,便辞退而出。
徐福既为蓬莱师,住在清欣园中,早晚消遣。凡秦王交代之事,均似忘却了。逢迎道:“国师此来,所谓何事?今日日游荡,夜夜笙歌,全忘了正事。”
徐福寻思道:“蓬莱仙境,天下难求,若能久居于此,多少快乐。若此时即取了仙药,便要离开,有何乐趣?”
便笑道:“此等大事,岂要你提醒。这取仙草非同寻常之事,岂是容易,必须取信与蓬莱王。慢慢访其仙迹,不要着急。不过说来这蓬莱景色,真乃仙境。你等得沾福气,还不享受一番。”
逢迎没奈何,乃皱眉道:“此处虽好,终非我土。国师又在殿前大出风头,得罪不少人,只因蓬莱王陛下庇护,方才无事。若这女陛下一朝护不得,恐我等死无葬身之地,不如早早离开。”
徐福猛醒,于是便将求药之事,记在心头,乃对众人道:“此事不假。我料蓬莱王寿诞在即,因我与龙锋王子要好,有他说话,必然召见。那时再做计较。方可言求取仙药之事。你等且看着。”
如此又复日日弄鸟浅唱,夜夜听琴高歌,全无忧虑焦急之态。龙锋乐得奉承,因徐福离开了四栏小院,为了方便,便暂住了进去,不时走动,不在话下。
辛宜想起胡亥之托,又思念中国,今见徐福并不急着离开,将其言行,一一记录在册。见一时回不去,心中不免焦急万分。
这日辛宜正踏青而出,便见芳菲满园,那报春花正开得艳,心中喜爱。忽想若与胡亥公子此间邂逅,把臂同游,花前月下,当真是见称心事。可如今天海一方,独立烟波之下,不免有种淡淡的忧愁。
辛宜便采花一枝,拈在手中。
忽听有人道:“卿本中华佳人,何以伤怀?”
辛宜视之,其人是:高冠锦衣,金丝玉带;面如温玉;神似檀郎,举止风流,行动如蛟龙;乃是二王子龙锋。龙锋扯了一把报春,放在手中,探视辛宜,眼光如灼。
辛宜侧窥,见其眼神和美,举止温柔,不觉面红耳赤。
龙锋斜首探顾,见辛宜骨奇神清,以平生所见,虽说是须眉,倒胜似了多少俗粉。却暗自叹道:“我平生见人无数,未有如卿俊美者。中华人物,果然风流!但不知卿何以自哀自怨?何不一诉衷肠,或可微劳一二!”
辛宜见王子殷勤,又见其体格丰伟,涂唇裁鬓,料也是个风流人物,竟将胡亥王子比下去了。心中窃喜,吞吞吐吐不能言语。
忽一阵寒风,辛宜瘦弱难禁,几乎吹倒。龙锋露慌忙之状,急急扶住。又听辛宜连打喷嚏,遂解下袍子与他披上道:“愿卿珍重,勿忧孤心。”
此时又见报春飞舞,花如落英。乃赋歌云:
“艾艾芳菲,行如絮止。琼裾倩兮,此乃何人?因泣涕兮,如飞雨止。盖缘东风,自彼及此。乃何人焉?我心忧止。唯惕怵以,怀思而已。我心如潮,终未平矣。缘佳人兮,莫我知矣!”
辛宜闻言,心潮涌动,歌曰:“我心如轴,凭君卷也。我心如潮,为君涌也,见君惆然,我心伤也。曷其乐君而欢也!”
龙锋听罢,执辛宜之手,又拍了量拍道:“君知我者也。”
忽龙福道:“时候不早了,封台大人来找你,还请王叔早回。”
龙锋一听,转身即去,又看了一眼辛宜道:“我要回去,就让锦袍陪君赏花。”言罢大笑而去。
龙锋出了清欣园,却见园外红杏枝头,春意盎然,心中欢喜。待低头看时,却见家臣皆在园外等候,顿时锁眉。
这时却见封台约指红杏林道:“殿下,臣本来是约殿下去观赏杏花的,不想殿下却来此处。依臣所见,杏花娇媚,当是春来第一枝,不知殿下可喜爱。”
龙锋果然见得杏花嫣红,恍如美姬,叹然笑道:“如此可怜之物,我当然喜欢。看来伯台喜好,与我相同。”
约道:“如今杏花正开得紧,趁着青春观赏,正当逢时。殿下风流俊雅,既欲折杏,何必分桃?”
龙锋笑道:“我虽爱红杏,然桃花流水,也未免心动。此类尤物,各有妙用,非卿等可知。我观桃花灼灼,别样风姿,说不定能结出异样的果实。表兄所言,本宫知道了。今徐君房已拜蓬莱师,我不时走动,十分有利。”
二人说着,便回四栏小院。锋见约似有言语,便屏退左右道:“表兄找我回来,有何赐教?不妨直言!”
约拈须道:“臣以为如今殿下虽结交了徐福,未可言高枕无忧。”
龙锋道:“伯台何出此言?”
封台道:“我观徐福,非大贤大才,岂可为强援。”
龙锋道:“此言差矣。我观徐福,博学多才,心中喜欢,岂可不交。何况他纵然无用,却身份特殊,岂能错了亲近的好机会。”
封台约笑道:“今徐福虽加封蓬莱师,乃是闲职,暂无作为。”
锋也笑道:“虽是闲职,名分却高,背后又有九州共主大秦王,岂能忽视。表兄大才,怎容不下一徐福。”
约言:“非也!依愚所见,此正乃陛下困兽之计也。我蓬莱那些朝堂女子,素看不起红尘世界的俗人,更别说是男人了。故徐福来此,百官多有异议,皆言徐福包藏祸心。陛下虽心慕中国,也欢喜徐福,只是三人成虎,因此狐疑。故将徐福深困于此。高官厚禄以得其意,锦衣玉食以丧其志,琴师伶人以娱其耳目。让徐福欲辞难去,欲出不行,必久留于此。一来陛下欲知中国事,可随时传召徐福。二来徐福既回不得中国,自对蓬莱无害处。徐福回不得中国,则中国之援难助王子也。”
龙锋点头道:“表兄高见,虽然如此,可籍其名。”
约道:“殿下,中国人有云:'狡兔三窟‘。虽有徒具虚名的徐福,不足为依靠。如今大王四十了,又疏于朝政。我想不久之后江山社稷恐怕就要交给龙娴公主了。按蓬莱的规矩。新王即位,姐妹皆可主政,在京畿获封邑。而兄弟们都要去戍边,只可留一二位在朝廷之中管理京畿兵马。”
龙锋道:“这又怎么说?”
约拱手道:“王子应该知道,四王子长乐虽是王子,因先王和王舅母疼爱,虽未成年,便如成年公主一样,获得封邑,此一位必不外出。龙娴公主与三王子龙生,同父同母。而您却是不一样。将来谁去谁留,殿下心里当有个底。何不趁着青春,又兼大王寿诞,列国来朝之际。寻一两位大国的公主婚配,以为外援。将来或在招夫人在朝中,或在随夫人去别国,也不辱没王子。王子自幼享福,一旦外出边疆清苦之地戍边,身子骨怎么受得了。何况目下边疆各地,都是敌国窥伺。万一有战事,去了边疆别说荣华富贵,便是性命也随时不保。愿王子早做打算。”
龙锋一听,顿作肃然。便向封约长拱手叹息道:“我也知王娘对我虽然疼爱,只是王姐素有偏见,我虽百般讨好,料不能相容。我时时想起,只有摇头叹息而已。如今伯台想得深远,真是上天所资。你我在外托君臣,其实乃兄弟也,可谓一荣俱荣。还请伯台兄指教一二。西荒、南蛮、北狄、东屏与西南列国,远离王都是非之地,不知这列国公主,谁人称贤?可能容身?”
约摇头道:“此皆是偏远的异族,反复无常。何况都是边境之地,殿下如投身婚配,无异于戍边。殿下要投,必取衣冠之国。”
龙锋道:“衣冠之国,除同宗外,不过十余国。听说其中多罗国乃礼仪之邦。多罗公主罗浮素素,美丽贤惠,可是佳配?”
约摇头道:“罗浮素虽有贤名,却非大才。多罗国小偏僻,恐不能投。”
龙锋道:“北丘国主北丘凰之女北丘幽兰正青春年少,可为佳配乎?”
约笑道:“幽兰尚未成年,何况北丘偏远,即便约为婚姻,那要等到何年何月。恐迟则有变。”
龙锋又道:“那凤凰城乃交通要道。听说公主凤珍,聪明俊秀,辅国有方,不知可约为婚姻乎?”
约道:“凤凰城虽属要道,乃是百里小城,不足以投。凤珍虽有贤名,乃是百里小才,不足以配殿下。”
龙锋又问:“听说那石皇城石皇燕文武双全,才色兼备,石皇莺也是资质不凡;南镇将军之女启璨然,英姿飒爽,武艺超群,不知这几位又如何?”
约道:“石皇、南镇虽然繁盛,却地处南疆。那石皇燕略有虚名而已。岂能配殿下。”
龙锋道:“那么龙栖乃京畿要道,西方大国,与我上古本为一族,今又历代联姻。公主龙栖碧莲已到婚配之龄,听说才德兼备,智慧过人。巴西东方大城,得天独厚。巴西城主次女巴丹霞素有谋略,此二人当为佳配吗?”
约道:“龙栖虽是大国,却是三王子的外婆家。何恐那碧莲虽有才能,不过一时之杰。恐难相配。巴西城虽大,四方窥视,进难攻,退难守。巴丹霞虽好,只是个守成的主儿,何况容貌不甚出众,恐王子你也看不上。”
龙锋又问:“那么况城况娥、况秀,甘镇海霞,浮城浮氏女,还有云狄,芜丘等国的公主都有佳龄美貌的,不知可能相配?”
约笑道:“都是小国不足以投。公主们都小家碧玉而已,何足以配殿下。”
龙锋又问:“那么北境乃北方大国,沃野千里,与我王庭临近,又世代表亲。公主玲珑窈窕可怜,与我自幼相识,甚称我心。不知可否让王娘赐婚?”
约摇头道:“北境虽大,太国临近,若祸起王都,殃及不浅,不足为据。玲珑虽出生高贵,聪明有智。然而娇媚有足,贤惠不足,恐难成大业。”
龙锋道:“那么伯台心中认为谁可为佳配?”
约洋洋摇头道:“王子素有大志,必有贤妇相辅,结为外援。此女子必须出身大国,富贵双全,才德兼备;文当扫眉才子,武必巾帼英雄。如此才可相配。我看大国公主中,有两人正值妙龄,可堪此比,除此之外,天下再找不到第三个。”
龙锋心潮澎湃,便即拽封约道:“表兄快说,到底哪两个?”
约指天道:“瑜国、月池乃是相国、太师之族,与王都不远不近,且此两国历代名人辈出。国大富足,进可攻,退可守。
“若说瑜国,必要推长公主瑜仲心雨,乃当今老相国之嫡孙女,奉为掌上明珠。其人形貌昳丽,举止大方,博学多才,机智过人;有吞天吐地之志,指点江山之志。
“大月国月池城嫡公主月池琼儿举止端重,芳姿绝代,又是太师的亲侄女。而且深明韬略,明辨阴阳,成熟稳重,品德高尚。更有定国安邦之才,济世救民之心。
“此二人,约已托人留意良久,愿殿下早晚留意,莫让三王子捷足先登了。”
龙锋大喜道:“如此,倒也容易,我找个适当机会,在王娘处言明即可。果然成功,兄当有再造之恩。只是未曾亲见,未知可如兄言语那般清丽脱俗。”
约笑道:“这却容易。约有一策,可见佳人!”
龙锋即问计,封台约道:“陛下华诞,列国来朝,凡妙龄女子,听闻均安置在落晖园南北八阁中。殿下如能约公主们见面,则知我此言非虚。届时殿下先入为主,自可顺水推舟了。”
龙锋大喜,寻思蓬莱王如此安排,必有深意,遂不敢怠慢,即来五明殿奏请蓬莱王。
王笑道:“原为你等方才着她们住在落晖园中。你自可安排,不必问我。”
龙锋道:“皆是女宾,需借陛下贴身女官传话方好。”
王道:"这有何难。公主们入园时,原是我特别交代的,都是让清风去安排的。你去找她便是了。"
龙锋大喜乃退,时宗太宰龙栖鸾在侧。王对太宰道:“还是锋儿机灵,知我用意。王姑有空告知三王子,着他倥偬之余,可来西苑。”
太宰点头。
龙锋出了五明殿,即唤于正清风近前道:“听说列国来朝公主,皆在落晖园。你可知道。”
清风道:“回殿下,公主们住处,均是清风安排的,自然知道。”
龙锋道:“既如此,可知瑜国与月池的公主住在何处?”
清风道:“说来也巧了,入住园中公主,已有十余位。偏瑜国、月池还有北境国几位公主,均住在南面的梅芳阁中。”
龙锋大喜道:“那你去传话,约众公主明日去四栏小院赏花。”
清风慌忙道:“未有陛下旨意,清风不敢传话。”
龙锋冷笑道:“好个妮子。我若未有陛下口谕,岂敢私会公主。你速去,若请得来,本宫自有赏赐。若是办不好,要治你个办事不力之罪。”
清风唯唯领命,转身便要走。
龙锋寻思:“封台之言不可全信。不如将列国公主都约了来。岂不美哉。”
便对清风道:“回来!你去是,每位公主处都要言语一声,并下请柬。”
言罢既取手书,令清风照抄十余份。
清风领命,正欲出去。
龙锋又叫住道:“慢行!梅芳阁中,务要先去。”
清风点头领命,即寻郑子嘉、东冠乔等,将龙锋手书抄好,便出斜晖园,直奔落晖园。穿了牌楼,入大门,便入西四晋梅芳阁中来。清风知阁中有四位公主,乃月氏国长公主月池琼、二公主月池倩、北境国公主境章玲珑、瑜都嫡公主瑜心雨,便取出四份请柬。令门官通报。
少时,阁中出来两女孩:一穿霞衣翠裳,身材高挑;一穿绿萝齐胸群,身材短小;清风认得高个子乃玲珑贴身侍女霞儿,矮个子乃是瑜国公主近身蕊珠。
霞儿施礼问:“司宾大人来这里有甚指示?”
清风道:“公主们何在?”
霞儿道:“我家公主与月池并瑜都的公主去赏花去了。至于月池二公主在太师处,并不曾住进来。”
清风道:“不知公主们几时回来?”
霞儿道:“未曾交待,不敢妄言。”
清风道:“我是奉二王子之令来下请柬的。你俩个妮子快去找公主回来。”
蕊珠道:“临行我家公主有交待,她出去,自会回来。只叫我候着,不许我去找。”
清风又急又气,欲待来骂。霞儿年长,见状便上前赔礼道:“蕊珠年小,请司宾大人见谅。既公主有交待,我们不敢贸然去找。万一我们出去,公主们又回来了,岂不阴差阳错了。何况阁中还需我等看顾。如司宾放心,可将请柬留下,待公主回来,我等转交公主们便是。”
清风闻言有理,只得将四份请柬交给霞儿。自出梅芳阁,抽身南投,转过一道小门,往兰陵阁中来。便闻着南园蔷薇熏味,转过一衙,乃是粉墙朱门。
进了门去,见有三五个婢女嬉戏,正欲来问,便见垂柳之下,飞出一荡秋千,秋千上一妙龄女子正在沉思。那女子花冠红裙,面色妖娆,体态婀娜。秋千之后凉亭中又有一女,身穿紫红霞光袍,手执简书,渡步如惊鸿,捏手如拈花。举止庄重,面容典雅。清风知是甘镇海霞、圣霞两位少君,便上前礼拜。秋千上秋波荡漾,海霞也不答礼,只散懒的眼神看了他几眼。圣霞公主见司宾来了,即放下书籍,因问来意道:“司宾来此,必有贵干!”
清风道:“今有二王子下请柬,请公主明日四栏小院一聚。”
海霞道:“知道了,请柬放下。唤妾快来,这地儿也忒小了,闷死了。你去唤几个丫头拨弄些小曲来听。”少时便见一胖妞出来,将她扶下秋千,扶进屋内。
圣霞公主道:“海霞妹妹素不喜生人,望司宾见谅。请柬留我处便是了。”
说完便寻一凉亭,请司宾就坐,又令左右看茶,又取来糕点招待清风。
清风情知龙锋王子的脾气,不敢饮茶吃点心,即取下两份请柬,便要告辞。圣霞也不挽留,目送清风离开。
清风出了兰陵阁,又复西行。见有楼高耸,如兰吐蕊,知是兰芳楼,楼中住着左丞相孙女---琼林商萍公主,便到楼下,见有青衣女,知是公主贴身女官商女,便明来意。
商女道:“我家公主这几日着了凉,日夜咳嗽,卧床难起。王子好意,只得心领。公主身子弱,不便接见外客。司宾请回吧。”
清风知商女所言非虚,只得出了兰芳楼,行半里有余,见一带宫墙,紫竹满园。偶见一门,知是竹林阁,一阵微风垂过,是幽篁一片。清风暗自惊奇,便入园内。见一带假山斜勾下来,抬头看却有十来丈高,都做成了仙鹤白云图样。山内有双松,松下一石亭子。亭前是一湾流水,见一女子正在抚琴吟叹,远看其人,白衣素带,如白鹤立在汀上。便走进来看,果然容貌端雅,更觉清新。清风闻琴声曲调优雅,却听不甚明白。女子旁边立着一女婢,扎着双髻,倒也可爱。
女子见清风来,便歇了琴道:“不敢在佳客前献丑。”
清风道:“早听闻凤凰城凤珍公主琴技高绝,今日听着这曲儿,便似入了仙宫琼楼。”
凤珍下了石亭,便与侍女划了竹排,方才过来。两厢见面,凤珍道:“原来是司宾大人光临,有失远迎。快请入内吃茶。”
清风道:“不了,不打扰公主弹琴。我此来,奉二王子之命,请少主明晚四栏小院一聚。”
凤珍道:“不知公主们可都有请柬?”
清风道:“都有的,入住园内的,或发或还未发,这不都等下官去跑腿呢。便是没入的,这一半会儿也都要去请的。”
凤珍点头道:“王子太客气了,既如此,不敢缺席。倒让司宾跑腿。”
清风说笑了几句,便欲告辞,凤珍即令侍女凤柔送出了竹林阁。
清风退出竹林,又见菊花遍地,处处飞黄。便觉可爱。寻思道:“闻中国有此花,开在三秋,岂比得上我蓬莱报春菊好。”
正看着,忽见一石,如鼋甲之状,上刻“知秋”二字。清风上去,见又是一片水竹,中有小道,曲径通幽。
将到尽头,便见一阁,是翘檐飞角,上前一看,乃是菊韵楼。便欲入内。却见大门左右各立着两个女侍者。
侍者皆白衣蓝带,仗剑而立。身体修美。一个方脸大耳,嘴角有红痣。一个眉清目秀,抿着嘴便见两颊有酒窝。二人见了清风,便拦住去路。
清风道:“在下司宾,求见公主。”
带酒窝的点头道:“既是司宾,容我通报。”
少时,便听屋内有笑声,其声清朗,大类男儿。
清风将要看时,见一女出来,年约十七八岁,身材娇小,穿着黑袍,却梳鬓束发,纶巾戴头,腰配着黑色玄铁剑。
那人见了清风道:“司宾来此,石皇燕有失远迎,快请入内。”
说完不等她还礼,便拉着清风入内。
入了正厅,皆是各色菊花,却无蜂蝶嬉戏。便入正厅,厅内陈设古朴,中堂后壁之上,悬空挂着宝剑。清风暗暗称奇。
却见里面走出两人,一个身材高挑,穿着黄色长衫,举动优雅,笑不露齿。一个中等身材,身着黑色直裾,佩戴非俗,表情庄肃。石黄燕指二人道:“这位是我二堂姐石皇莺,那位是三堂姐石皇鹃。”
清风道:“敢问公主,石皇家一共几位少主君啊。”
石皇燕道:“我们堂姐妹一共五人。我行四,因大王寿诞,便着两位姐姐陪伴。另有长姐五妹未来。”
穿黑衣的石皇鹃冷冷地说:“司宾来此,必有见教。”
清风便叫来意说了,便送请柬。石皇燕笑道:“王子好意,心领了。只是在下只懂得舞刀弄枪,如去了,岂不煞了风景。”
清风道:“公主若不去,便让我不好交代。”
石皇鹃道:“虽是王族公子,那有强下请帖的道理。”
清风正无言以对,石皇莺道:“你休要胡说。既司宾来了,便是王子好意到了,总是给我石皇家的面子,需知君臣礼数,岂可拒绝恩义。三妹妹去或不去,倒也无妨。我三个去一个便可。”
石皇燕道:“二姐说得对,既然如此,二姐便带我走一遭。”
清风点头,石皇莺便令看茶。清风只得喝了一盏,便起身告辞。石皇莺亲送门外。
出了菊韵楼,左右枫树林立,如入三秋。枫林之中,隐见小楼一座。清风快步上前来看,上书“落英轩”字样。只记得似乎有位公主住着,却忘了住了谁。
见了门官在侧,欲请通报,却见一女官拦路道:“我家小主,何等高贵,不见俗客。”
清风知是司马何英侄女何浣的贴身女侍何灿儿,方记起此轩住着的,原是何国小主何浣。即言:“王子来下请柬,请小主明日四栏小院一聚。烦劳再通报。”
女官冷哼一声,便又进去了。少时满脸堆笑出来。便见她身后一女,粉裙翠带,蛾眉皓齿。见了司宾深深施礼,清风知是何浣,慌忙还礼。
清风正欲言语,何浣道:“大人辛苦传话,快请入内。小女已备糕点水酒相待。”
清风道:“只来传话的下请柬的,未敢久留。”
何浣道:“我素知司宾大人公务繁忙,只请屈身略坐一会儿,何妨呢!”
言罢,便硬拉着清风往内拽。
清风只得勉强入内,见糕点细致,酒水香醇,又见何浣再三殷勤相劝,只得略饮数杯,便要告辞。
何浣道:“司宾辛苦,区区薄礼,不成敬意。”
言罢,何灿儿已取出一对镶着花纹的银镯子来,抱在红丝怕里,摊开给清风看。
清风斜眼看过,见其精致,满心喜欢,又不敢受,只得言道:“未有寸功,不敢受禄。小主好意,只能心领。”
何浣道:“司宾往来,辛苦是必定的。望大人在王子并大王处,多行方便。区区薄物,何劳推辞!”
清风见其诚挚,非重礼相求疑难之事,又见何浣左右除了何灿儿,并无他人,便一面顺手来摸了摸,一面谢过。何浣即叫何灿儿与她带上,见正合适,便言道:“不大不小,正合适,竟似为司宾特制一番。”
清风听着欢喜,又觉不安,再三称谢,便要告辞。何浣让何灿儿送出了轩外。
如此清风将落晖园跑了个大遍,凡列国公主,均将请柬送上。见事办妥,自信王子有赏,便满面德色,欲离开,忽想起一事,乃苦笑道:“我怎将这茬忘了。”
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,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!
1 永夜 作者: 江火香猫
科幻末世 1042417 字
永夜:浩劫余生,终见光明
2 校花别沾边,重生的我只想搞钱 作者: 十万字
都市小说 789066 字
都重生了,还不好好搞钱?
3 我死后,姐姐们才开始爱我 作者: 木马非马
都市小说 80082 字
我死后,全家人才开始知道爱我,可我已经死了
4 上门狂婿 作者: 狼叔当道
都市小说 8171953 字
上门赘婿,受辱三年,期约一到,强者归来!
5 武圣之上 作者: 任我独行侠
玄幻奇幻 201339 字
这是个废材靠着金手指,逆天改命的故事!
6 60年代:开局荒年,我带着全村吃肉 作者: 妞妞骑牛
都市小说 415929 字
穿越60年代:开局荒年,我带着全村吃肉
7 这位诗仙要退婚 作者: 人世几春秋
历史军事 1194814 字
这位诗仙要退婚:文韬武略
8 玄幻:遇强则强,我的修为无上限 作者: 史上最帅作者
玄幻奇幻 1481875 字
获得遇强则强系统,我直接啪啪给了天道两个大嘴巴子
9 红豆缘:炮灰也要长命百岁 作者: 翘褚
古代言情 271116 字
开局炮灰剧本怎么办?不慌,苟着苟着就到大结局了
10 神龙诀之九龙剑诀 作者: 光环美男
仙侠武侠 1003350 字
江湖传闻要是得到《神龙诀》,就可以称霸武林!
《 第十二回 封台约辞动二王子 清晖园礼请众公主》最新评论
评论本章还没有人发表评论哦~
我来说两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