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拉河的水流沉稳地淌过双水村的沟峁,裹挟着糜谷熟透的醇香和新翻泥土的湿润气息。五年时光,如同河底的泥沙,无声沉淀,重塑了河岸的轮廓,也彻底浸染了那个被命运抛掷于此的灵魂。
林卫国蹲在自家窑院前的小菜畦边(他早已搬离饲养院,在村边僻静处自凿了一孔带小院的土窑)。他穿着洗得发白、打着补丁的旧军裤(原主留下的最后印记),上身是婆姨织的粗布褂子,袖口挽到肘弯,露出精壮黝黑、布满细碎劳作伤痕的小臂。他正仔细地给几垄秋白菜间苗,指尖捻断弱小菜苗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温柔的果断。阳光透过稀疏的枣树叶洒下,勾勒出他沉静如石的轮廓。
五年了。
那个曾在硝烟与阴谋中淬炼的幽灵,已被黄土地的季风与汗水冲刷得模糊不清。双水村人眼中,他是“卫国”——沉默寡言、干活像老黄牛一样踏实、学啥会啥、让人莫名觉得靠得住的后生。今年,他二十一岁。
五年里,他只回过京城两次。
第一次是1970年初,母亲陈雅致思子成疾。李长胜托人捎信。他挤上能把人骨头颠散架的绿皮火车,三天两夜煎熬。到家时,风尘仆仆,一身黄土气。母亲抱着他哭了一场。父亲林海峰(时年五十八岁,鬓角已染霜,肩章上的将星依旧冷峻)看着他黝黑粗糙的手掌和沉静如深潭的眼神,眉头紧锁,最终只重重拍了拍他肩膀:“回来就好。” 那次,他待了半月,像个安静的影子。临走,妹妹林卫红抱着他胳膊哭成泪人,把攒的糖全塞他口袋。火车启动,他看着站台上变小的身影,心底涌上解脱——终于能回到那片能喘息的黄土地。
第二次是1971年冬,客厅里,父亲林海峰(时年约55岁)的六十寿宴(虚岁)气氛有些微妙。来的多是林海峰的战友、部下和家属,话题围绕着时局、工作,偶尔夹杂着对子女去向的隐晦打探。穿着洗得发白旧棉袄、肤色黝黑、沉默寡言的林卫国,在这个将校云集、衣着体面的环境里,像个突兀的闯入者。
几个与林卫国年龄相仿的大院子弟也来了,他们的状态与林卫国形成了鲜明对比:
张海洋: 刚满17岁(原著设定,1970年时年龄),穿着一身崭新的、略显肥大的绿军装(两个兜,士兵服),领章帽徽鲜红。他剃着刚硬的板寸,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和一股初入行伍的兴奋劲儿。他凑到林卫国身边,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直白和炫耀:“卫国!听说你还在陕北那山沟沟里?咋样?苦不苦?我跟你说,部队才叫带劲!天天练枪打靶!比在家瞎混强多了!就是新兵连累点……不过哥们儿扛得住!” 他拍了拍自己并不厚实的胸膛,眼神里是未经世事磨砺的单纯和一股子不服输的冲劲。
周晓白: 约莫15岁(原著设定),穿着合身的蓝布学生装(或半旧军便服),梳着两条乌黑的麻花辫,眉眼清秀,气质沉静中带着少女的矜持。她安静地坐在母亲身边,偶尔抬眼看看林卫国,眼神里带着一丝同龄人特有的好奇和不易理解的疏离。她轻声问:“卫国哥,陕北……是不是很远?那里……有学校吗?” 声音清脆,带着学生腔。她尚未经历后来的波折,眼神清澈,对“农村”的认知仅限于书本和口号。
钟跃民: 没有出现。但席间有长辈闲聊提及:“跃民那小子,听说也闹着要当兵呢!他爸(钟山岳)想让他去野战军,他倒好,非要去什么文工团!说能唱歌!这小子,从小就皮!” 此时的钟跃民,应该还是个在家待业、精力过剩、整天琢磨着怎么“拔份儿”的顽主少年,距离他进入部队文工团还有几年。
席间,一位林海峰的老部下,看着沉默寡言的林卫国,又看看旁边意气风发的张海洋,半是感慨半是玩笑地拍了拍林卫国的肩膀:
“卫国啊,你这娃……倒是沉得住气!在乡下待了三年,看着比海洋他们几个还稳当!扎根农村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,好!比在城里瞎晃荡强!”
这话听着是夸奖,但在“扎根农村”和“在城里瞎晃荡”的对比中,在张海洋那身崭新军装的映衬下,却隐隐透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。周围的附和声也带着类似的意味。
• 林卫国抬起眼。那双在煤油灯下研读过农书、在烈日下凝视过麦浪的眼睛,平静地迎向那位长辈,也扫过张海洋青春洋溢的脸和周晓白带着困惑的清澈目光。他没有愤怒,没有辩解,只是端起面前的茶杯(他没喝酒),用已经带着些许陕北口音、却异常平稳的语调,淡淡地说:
“乡下挺好。清净。”
声音不高,却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,瞬间让周围的谈笑声低了下去。那平静语气下蕴含的、与年龄不符的深沉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距离感,让张海洋兴奋的笑容僵了一下,让周晓白眼中的困惑更深,也让那位长辈讪讪地收回了手。
那一刻,鸿沟清晰可见。
不是身份的差距(张海洋也只是新兵),不是境遇的好坏(周晓白也面临停课),而是生命轨迹的彻底分岔。林卫国身上那种被黄土地和沉重现实磨砺出的沉静与沧桑,与眼前这些尚在青春躁动期、对未来充满憧憬或迷茫的同龄人,已然不在同一个世界。
林卫国提前离席。在妹妹卫红不舍的泪光和弟弟卫军懵懂的眼神中,他再次踏上西行的列车。站台上,父母的身影在寒风中逐渐模糊。他靠在冰冷的车窗上,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、被积雪覆盖的华北平原,心中没有离愁,只有一种近乎急切的归意。
京城的热闹与他无关,大院的喧嚣令他窒息。只有那片沉默的黄土地,那孔简陋的窑洞,那等待春耕的冻土,才是能让他喘息、让他心安的——归处。
五年间,家书从未断。母亲絮叨越来越琐碎(“卫红学织毛衣,袖子织得一长一短,哭鼻子了”)。弟弟林卫军的信少了顽皮,字迹工整透着聪慧:
“哥:这次期中考试全年级第三!物理老师夸我电路图解得快!爸说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!他让我多看《红旗》杂志社论,说以后……(字迹涂改)……反正要听党的话!哥你在乡下也要看报学习!保重!”
显然,父亲对次子的期望是根正苗红、学业优异,未来从政或进入核心工业/科技领域。妹妹林卫红的信活泼跳脱:
“哥!想死你啦!我们学校文艺汇演,我报名跳《白毛女》!结果排练同手同脚,老师说我像‘笨企鹅’!气死我啦!不过隔壁班***(画了个小爱心)说我企鹅步也可爱!哼!哥你啥时候回来看我跳?我肯定能练好!妈给我买了双新白球鞋!等你回来穿给你看!(画了个跳舞的小人)”
字里行间是少女的娇憨与活力。
林卫国回信也愈发“接地气”:描述双水村节气农事、收成好坏、邻里趣闻(隐去敏感),甚至画农具示意图。他寄回京城的,是晒干的野山菌、新打的小米、卫红念叨过的陕北剪纸(跟村里婆姨学的)。那个冰冷疏离的“长子”,在信纸间成了会操心弟妹学业、惦记母亲腰腿疼、分享乡下新鲜事的“大哥”。卫红最近信里写:“哥!妈说你现在说话都一股陕北腔了!下次回来教我说‘嫑’(不要)和‘咥’(吃)!” 亲昵跃然纸上。
五年耕耘,他成了双水村不可或缺的一份子。
“卫国”这个名字: 在田间地头、饲养院、打麦场、甚至村支部小会上被自然提起。“卫国,滩地那几亩试验田(引种新品种的集体责任田)该浇二水了,你盯着点渠口!”“卫国,队里新买的铧犁(犁头),你手巧,给拾掇拾掇!”“卫国,后晌去福堂叔家,商量下冬储洋芋窖的事!” 他的意见被倾听,能力被倚重。金二喜拍他肩膀喊“咱卫国”时,亲昵毫无作伪。
孙少安: 这个当年在麦浪里与他无声较劲的少年,如今刚满十八岁,却已是双水村年轻一代的佼佼者。他因吃苦耐劳、脑子活络,被田福堂提拔为生产小组长(负责一小片区域),肩扛重担,眼神里的倔强沉淀为坚毅。两人早已无隔膜。少安会蹲在卫国小院门口,就着月光,皱着眉头商量:
“卫国哥,公社拨下来那点尿素(化肥),金家湾那边争得凶!福堂叔意思先紧着川道好地……可咱滩地那几亩试验麦,底子薄,不上肥怕不行啊!” (操心化肥分配,合理)
“后沟二队试了‘坑种法’(一种抗旱保墒的播种方式),说是能多打粮!咱明年开春……敢不敢在阳坡那几亩薄地试试?” (参与农技革新)
卫国大多安静听,关键处点一句:“尿素金贵,按亩产潜力分,白纸黑字立规矩,谁也没话说。”“坑种费工,得算准墒情,早了不出,晚了憋芽。” 话不多,切中要害。少安重重点头:“嗯!是这理儿!” 眼神信服。他们之间是泥土里并肩前行的默契。
空间与生活: 足球场大的静滞空间,是他最深的秘密。使用早已自然如呼吸。丰年,他悄悄存少量富余细粮(白面、小米);灾年或青黄不接,谨慎少量取出混入口粮。那本《赤脚医生手册》被他翻烂,加上零星战场急救知识,成了村里“土郎中”。谁家孩子发烧拉肚子、谁割麦子划破手,常来寻他。他用空间备着的碘酒、纱布和自采草药(柴胡、黄芩),默默处理。这份不起眼的“本事”,换来沉甸甸的信任。
京城的风言风语偶尔飘来。张海洋的排长威名、周晓白的大学之路、钟跃民的文工团风流……而他林卫国,成了唏嘘不解的谈资——“林卫国?还窝在山沟里?图啥?”“听说跟老农民没两样了!”“可惜了!”“傻呗!放着阳关道不走!”
这些议论,激不起林卫国一丝涟漪。他蹲在菜畦边,看着指缝滑落的黑土,嘴角浮起微不可查的弧度。傻? 或许吧。但这五年黄土地上的“傻”,是如何将他那颗在血与火、谎言与背叛中淬炼得冰冷坚硬、遍布裂痕的灵魂,用最粗糙的汗水、最朴实的信任、最直白的四季轮回,细细填补、打磨、温养,最终沉淀为脚下土地般厚重踏实的平静。这份“傻”带来的安宁,是任何军功章或大学文凭都无法比拟的珍宝。
秋风掠过菜畦,带着谷香。林卫国起身,拍了拍手上泥土。远处传来少安吆喝社员上工的铜锣声,清脆悠长,回荡在黄土塬峁间。
他抬头望向湛蓝高远的天空。
五年光阴,弹指一瞬。
那个代号迭出的幽灵,已彻底消逝。
站在这里的,是双水村的卫国。
一个被黄土地重塑了筋骨与灵魂的男人。
一个在平凡劳作与人间烟火中,找到了生命最深沉锚点的归人。
未来或许还有风雨,但根已深扎,心已归处。
这,便是他用五年“傻”岁月,挣来的、千金不换的——平静人生。
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,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!
1 永夜 作者: 江火香猫
科幻末世 1042417 字
永夜:浩劫余生,终见光明
2 校花别沾边,重生的我只想搞钱 作者: 十万字
都市小说 789066 字
都重生了,还不好好搞钱?
3 我死后,姐姐们才开始爱我 作者: 木马非马
都市小说 80082 字
我死后,全家人才开始知道爱我,可我已经死了
4 上门狂婿 作者: 狼叔当道
都市小说 8171953 字
上门赘婿,受辱三年,期约一到,强者归来!
5 武圣之上 作者: 任我独行侠
玄幻奇幻 201339 字
这是个废材靠着金手指,逆天改命的故事!
6 60年代:开局荒年,我带着全村吃肉 作者: 妞妞骑牛
都市小说 415929 字
穿越60年代:开局荒年,我带着全村吃肉
7 这位诗仙要退婚 作者: 人世几春秋
历史军事 1194814 字
这位诗仙要退婚:文韬武略
8 玄幻:遇强则强,我的修为无上限 作者: 史上最帅作者
玄幻奇幻 1481875 字
获得遇强则强系统,我直接啪啪给了天道两个大嘴巴子
9 红豆缘:炮灰也要长命百岁 作者: 翘褚
古代言情 271116 字
开局炮灰剧本怎么办?不慌,苟着苟着就到大结局了
10 神龙诀之九龙剑诀 作者: 光环美男
仙侠武侠 1003350 字
江湖传闻要是得到《神龙诀》,就可以称霸武林!
《第12章 五年》最新评论
评论本章还没有人发表评论哦~
我来说两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