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前人魏野诗云:
寻真误入蓬莱岛,香风不动松花老。
采芝何处未归来,白云遍地无人扫。
那人见了徐福,面带微笑。却看清年约二十岁上下,面容俊朗,举止风流,略有浮动之气。见了徐福礼拜道:“蓬莱王子龙锋给国师请安了。久闻国师大名,仰慕已久,特来相见。”
龙锋道:“陛下在西郊园林新建了西林苑,均是本王子负责,甚是繁杂。但早听说徐国师高明,故在王娘面前请旨讨了个差事来迎接国师。”
徐福诚谢不已。
龙锋领着徐福、长宫庆入了蓬宾阁。便有一带兰蕊青屏帐,三人入内,徐福见有五阶台座,两旁各有宾位。龙锋坐了主位,太宰、司仪两宫官左右侍立,长宫庆便请徐福入东,自西向坐,徐福见又有象牙几,几上犀角炉内沉香下瀑,又有紫檀大柜。望大柜旁斜视前方,又有珠帘一片,便有三五个宫娥在里面打理,见了龙锋,都弯腰行礼。
龙锋道:“尔等且退。”
又对太宰、司仪道:“二位大人日理万机,先去忙吧。”
大司仪道:“晚上随用,均已安排,还有什么需要,但凭殿下吩咐。”
龙锋一招手道:“大人费心了。”两个人便不再言语,退出阁外。
龙锋又道:“长山君一路车马劳顿,甚是辛苦。且先去休息。”
长宫庆道:“殿下体恤,臣由是感激。”
龙锋见众人去了,便挽着徐福道:“久闻国师大才,锋仰慕已久,今日得见仙颜,三生有幸。”
徐福一听,寻思龙锋是个王子,兼是风流人物,若能结交,对取仙草并探虚实极为有利。忙起身再拜道:“王子盛情,徐福真是好不惭愧。殿下礼贤下士,不辞劳苦,我观殿下气色,如王者垂范,天必将授以大任,请不必烦恼。初来贵邦,还望多多关照,福必不负殿下款待之情。”
说完即取一颗夜明珠对龙锋道:“此珠秦王还是王子时有高人赠送,后果然一统六国九州。我奉王命造访蓬莱,秦王送至海滨,托我以此物结交有缘人。今遇殿下,实感有缘,秦王之托,幸不辱命!”
龙锋慌忙起身礼拜道:“岂敢岂敢,国师厚爱,贵国陛下恩德,龙锋无以为报。”
徐福笑道:“殿下不必妄自菲薄,殿下必是为两国某福祉之人。徐福不才,看相观人,百不失一。”
龙锋大喜,心想道:“我上有长姐,下有三弟,俱是王娘正出,偏我是个庶出的,将来有甚前途。今有大国国师,何不结交以为外援!”即令随侍心腹取了明珠收好。又说:“国师真乃是奇人,所赠厚礼,却之不恭,必当深情后感。但此等言语只可在此说说。龙锋我万不敢当。”说完即取了回礼,再谢徐福。
当晚龙锋自宴请徐福,见与徐福志同道合,甚觉有缘,虽是初次相见,却如旧时相识。二人听歌饮酒,至半夜方归。
徐福自那日宴饮之后,十分得意。便与逢迎、辛宜等便在蓬宾阁住下,也不出去。一连几日,都是龙锋及亲信招待。或对月饮酒,或谈仙论道,并不提起仙草之事。龙锋乐得受教,龙锋又告知徐福,蓬莱王身体不适徐福寻思想见蓬莱王,少不得要请龙锋周转。龙锋自见徐福,如鱼得水。不时宴请,好不殷勤。自此来往亲密,不在话下。
这日王子正子宸宫中与宫女宫人嬉戏,见宗侄龙福前来报,言:“二叔,封台大人求见。”
锋喜道:“还不快请!”
少时,见一人上前,黑帽蓝衫,眼光锐利,八字髭须,年约二十五六,龙锋知是父亲内侄封台约,约字伯台,为人圆滑,颇善言辞。
龙锋道:“正欲让表兄去见一人。”
封台约道:“莫非徐福,殿下为何对徐福等辈如此关照?”
龙锋微微一笑道:“我与徐国师一见如故。国师言辞不俗,志趣高雅,甚称我心。何况中华上邦人物,来者是客,岂可怠慢。只是若走得太近,岂不让人闲话。”
约道:“我以为徐福油嘴滑舌,不过能迎合上意的游方道士而已。文不能治,武不成功,官不称职,修不及道。乃十足的小人而已,殿下何必亲近?”
龙锋沉眉上眼,以手指头道:“伯台所言,我也知道。只是我是个失宠的庶出王子,谁也不看好我。难得与徐国师志趣相投。中华大国国师来访,是个千百年来的大事。别说他颇得中国陛下的宠幸,贵为国师。便是一般使者,我也要重视。”
封台道:“只是大王久疏朝政,一切国事,皆托长公主打理。在下近日听说有不少官员,在长公主面前言及徐福之事,皆言秦乃虎狼之国,派徐福来此,恐对蓬莱不利。公主必不欲他见大王,恐不日就将其遣送出国。殿下你如此殷勤接见,若让长公主知晓,必然惹出干系来,还望殿下好好思量一番。”
龙锋道:“我也知长姐的脾气,我若去找她改变主意,挽留徐福,恐反遭骂。我知表兄你足智多谋,特请你来商议。也只有你才能帮我。”
封台约道:“依愚所见,殿下力主大兴土木,兴建西林苑为大王贺寿,颇得陛下欢心。殿下必欲留徐福,何不乘机直谏,备言徐福好处,大王必亲自接见徐福,则殿下又立一功也!”
龙锋闻言大喜,即去面君。又叫封台约、龙福等来蓬宾阁中陪徐福说话。
封台约至四栏小院,见了徐福,即自报了家门,徐福又问及蓬莱之事,并打听仙草之事。
封台道:“我国本中国凤栖氏娲皇之妹龙栖氏后裔,立国至今,已有数千年。与中国渊源深厚,可谓一家。那龙栖氏立国之后,传数百年,我大明公王即位,即中国太康失国之前,贤德昌明,立三十六国福地,七十二城洞天,英雄侠士,皆来归附;神仙隐者,都来归隐。国家大治,人民小康。有瑶池委托云雨二使来此,我王即将不老药送给了西池王母。被后羿盗取,以至太康失国,嫦娥奔月,十州震荡。中国遂与蓬莱一分为二。”
徐福连连点头道:“此我素知也,未知当今大王家事?”
封台道:“当今大王,本大明公王之妹龙氏后裔。公王后继无女,着其妹之女为继,是为大德圣王。圣王立国在龙城,遂以为姓,延及至今,传数十世。当今陛下本先王第三女。配了两任国丈。嫡派国丈本龙栖氏,生了长公主龙娴和三王子龙生,第二任国丈本在下之叔封台氏所出。至于其余族中子女,公主尚有龙罗、龙慧、龙雅,王子如龙雄、龙康、龙祥、龙瑞等数十人之多,不能细表。”
徐福听了,暗暗点头,又问了些长短,令人一一记下。又取了黑沙城所得黄白之物,厚赠封台、龙福等。众人大喜而去。
如是徐福,日日饮酒,夜夜作乐,似将求仙访药之事全数忘了。
逢迎私下对徐福道:“似此我等何时方能成功。”
徐福笑道:“此处好吃好喝,融天上人间的好处与一体,正要细细享受,何必着急。我看只有龙锋王子,吃喝玩乐,无所不精,非其他公主王子可比,真乃是奇货可居。有他引荐,蓬莱王与我会晤时必不轻视,届时投其所好,相机行事,便可事半功倍。”
如此数日,听闻蓬莱王寿诞将临,便对逢迎道:“我料蓬莱王近期必来请我。”
数日后,果有龙福来传话道:“昨日王子星夜去了西林苑,把国师高明并贵国至善至诚一事说了。我王疑虑顿消,便对王子说,明日西林苑接见国师。”
徐福一听,叹笑道:“如此,方才不负中国所托。只是恐取了仙药,便要回中国了。”于是又喜又愁,百感交集。
次一早日,便有武士保着一女官来传话。徐福见其女容貌端正,举止端庄。便问姓名来意。
女官道:“奉御官义门晴奉蓬莱王陛下之命,特请中国国师徐福移驾西林苑。下官已备好了车马,请国师等随我来。”
徐福大喜,便与义门晴出了蓬宾阁,便见双骑红顶白龙云纹车帐。又见王子龙锋并一众家臣在阁外等候。
徐福连忙上前,扶过王子,再三称谢。王子态度恭谨,徐福也不推辞,便上车帐,即往西来。
奉御官领徐福等行了七八里,便有一道门,福问左右,方知是白虎门。又复三湾九转,约莫四五里,见前方有宫台仪仗,兵马连营,绿帐遍地,中有白罗云龙伞盖,徐福大喜,料定是王驾所在,奉御便令随侍上前查探,随侍打马上前一看,便问左右,方知蓬莱王并不在其中,便告知义门晴。
徐福闻言,便往远处瞻望。一眼望去,方圆数十里,皆青山白云翠木绿草红花。树是松柏梧桐杨柳樟桦红枫紫檀,花是牡丹海棠杜鹃月季白荆紫薇,果是荔枝龙眼杨梅丰梨黄桃红杏。鸟语阵阵、溪水潺潺,清风吹来,兰芷飘香,如埙随箫,幽古怀远。又不时夹在着阵阵骤风,又如古琴编钟,波浪激荡。
正看得眼花缭乱是,忽背后有人喊:“你们休走,我来了!”这时却见一女体态彪悍,手握天地方菱双铜锤。那人见了随侍,知道是宫里的女官。将锤子往地上一戳,只听哄通一声,如天摧地塌。吓得随侍掩面倒退。那人道:“我乃白虎门总兵吴丽,奉龙娴公主之令而来。请二王子速到东苑问话。”徐福大惊。
龙锋问言,上前斥责道:“我与奉御官等奉大王之令,引徐福国师西郊拜谒王驾。尔小小总兵,无礼拦驾,却是为何?”
吴丽道:“我奉公主之令行事,请二王子速回。殿下如有疑问,可随末将见公主。”
龙锋一听公主,便不敢作声,乃回告徐福。
徐福对龙锋道:“我秦王陛下坐着九州之主,王命至上,谁有疑问。我在中国,万里来奔,只知有蓬莱王,不知有公主。今殿下奉王命行事,岂能因公主耽搁。。”
龙锋闻言,又复上前道:“你既然奉公主令,方才路过白虎门,为何不见你出来说明?分明假托王姐之令,阻扰我等见驾。”
吴丽道:“今天一早公主召我去见东苑,等我回到白虎门,殿下等便已出来了。”
龙锋道:“这便是了。我等出城,尚未接到王姐的命令。今已出城,岂有再折回的道理。何况王命为尊,不敢违逆。”
吴丽道:“既然如此,二王子莫怪末将无礼了。”说完便将武士围定。
忽有人马赶到,众视之,一女乘着黑马,一个手握长剑,身披绿袍,容貌娴雅,别有风姿。一个骑白马,身穿紫霞落日袍,肩背阴阳判官笔。目光如启明星,眼放豪光,神态静雅。龙锋见了,方知二人是玄武门总兵陶艳云,朱雀门总兵陈燕静。龙锋见三门总兵齐来,吃惊不小。正寻思间,却见二人下马,陶艳云道:“吴丽不得无礼。”
龙锋正想问责,见其容貌惊艳,声如娇音,便自软了。上前道:“二位总兵匆匆而来,却是为何?莫非来阻难我等。”
陶艳云道:“我想殿下误会了,长公主说中国来使,非同小可,本欲亲自奏请大王,安排使者觐见之事。只因殿下昨夜擅自请示大王,公主今早方才接到御用随侍通报,便急急召我们去。只是吴丽没有说清楚。”
陈燕静舞动拈花指道:“我说殿下,您也太急了吧。倒让末将们好追。我们呀,是奉了长公主之令,前来为国师保驾的。殿下你看我们气喘吁吁,你也不心疼。”
龙锋见这个陈燕静声音发嗲,举止风骚。心情大好:“既然保驾,便可随行。”
陶艳云道:“殿下您真误会了······”
不等云说完,吴丽抢说道:“奉公主之令,我等三人与奉御官义门晴等去西苑便可,还请王子回去,长公主正在东苑等你去问话。”
龙锋道:“这却是为何?”
吴丽道:“不清楚,王子去问公主便知道。”
龙锋一听,虽有不快,不敢违命,便辞了徐福。
众人又行了数理,见山峦叠翠,恍如玉屏。左右皆是峭壁,中有山道。徐福见峭壁之上有“西山”二字,壁上又有文人题诗,暗暗称奇。众人上了山,立在山头,义门晴道:“此便是西郊了。”
徐福一看,果然多少楼台,尽在眼中,不觉大喜。
义门晴道:“三位总兵妹妹好好保护国师等,我先去通报,少时再会。”
三人点头答应。义门晴便退了。
徐福等胡看乱想间,不觉到了西林苑。但见有汤池如带,过了吊桥,又见杨柳依依。忽有一棵大梧桐,耸立如峰,树下又一亭,上书“歇石碑亭。”上有山石青碑,碑上撰文一篇“重光西林苑碑记”。徐福等上前观看,其文略为:
“粤以明王甲子,登极称尊,泽被万统,都筑蓬城。车驾过西山,见有林,冠山带水,境况幽邈。便作琼林,以慰余娱,并臣工酌赏,御命西苑焉。追溯前哲,兼启今圣。
“惟今上受天命,修文契雅,四海靖乐;清平沐化,上下绥随,兆民拱手,列国咸丰。欲追先圣事,再光西林。于是六卿上表,三台呈疏;文臣武列,称诵者多。上悦其情,乃兴土木,使卜旧址,并择吉日,重光阆苑。躬身莅临,见有林泉映带于左右,岗道交通于前后;乃命曰:‘西林苑’。用精工雕画楼阁,宇殿始成;命御文镌誊旧稿,辞藻遂就。藏章典之牒,载丘坟之纪。国士风骚,酬恩吟颂乎席上;仙道名流,谈羽论机于驾前。或聚之以同志,或听之以知音。使奉台有道,怡情得所。上曰:‘已宜矣!’乃使下臣据文立刻。
“臣惶幸,知引不能经,阅不及典,唯忝列操刀叙之耳。”
后有落款:“岁在甲子王十九年时维春三月。太史令臣始今氏瞳文倩稽首敬撰。”
徐福看罢,但微微点头叹笑。忽见义门晴引着于正清风等夹到而列。清风道:“国师,请随我们来。”
便引徐福等入内。义门晴道:“三位总兵辛苦了,不如一起到苑中歇息一下。。”
陶艳云道:“我等已完成公主交代的事情,要回去复命。”
陈燕静摇头道:“哎,正没劲,来了又要走。”
陶艳云道:“妹妹既觉辛苦,我们便稍歇片刻吧。”
吴丽道:“二位姐姐,妹是个粗人,这个地方我待不住。你们要留便留。我先走了。”说完别了众人,别了众人,自先去了。
艳云、燕见她已去,便不留恋,各回宫门执勤去了。
清风等领着众人来到了一座宫牌前,上有红木华带匾“西林苑”字样,下面又有又方横匾,上书“眷然西顾”四个大字。两边又有楹联:
“仙境蜃楼幻来琼林蓬岛上,莲台金座悟出阆苑来碧波中。”
众人进了宫苑,一眼看去,方圆数百亩,其中又有几重宫宇,是赤柱彩雕,回廊相围,奇花异草,名木珍禽,目不暇接。中有石门、假山,瀑布,青池,喷泉、凉亭,画阁,楼台、水榭,石雕、碑志、彩绘等皆各不相重,分而独立,合为一体,不能细说。
众人沿着宫墙,走西径,便有山道,道后有一山。山上有隐隐有楼宇,如翼然飞出的大鸟。
义门晴道:“国师请看悚然而立的便是望宾楼,与蓬宾阁一样,都是公王时所造,今不过据图翻修而已。传说大明公王时,中国的风伯云,赤松子雨二位仙使来访。公王在西郊狩猎,宴请二人。二人走后,公王思念,便在此处立一楼,取名望宾楼,每日登楼而望。只是蓬宾阁才三层而已,这个一共七层。高八十一丈。今国师来访,一切按前例。”
徐福惊诧不小。义门晴道:“望宾楼下,有四栏小院,请国师随我来,先行住下,再听大王宣召。”说完便告辞了。
徐福等便在四栏小院住下,义门晴又安排众人歇脚。
但见院后又走出一位年轻女官,戴着海棠花冠,蓝宝石华胜点缀,着芙蓉锦鸡袍,系这青玉吊坠的紫带,体态玲珑,容貌俊美。徐福暗叹道:“一来此处,恍如仙境。真是不凡。”
那女道:“我乃殿前御使官东冠乔。大王有请国师并中国使者。”
义门晴道:“乔儿你来啦,我且先去向太宰禀明,这里的事。你可代劳。”
乔道:“姐姐不必客气,此间有小妹,你去吧。”说完目送晴离开。
徐福欣然起身,便与她出了四栏小院,又复东来。入了内阁。便见武士十二名保着青罗车辇,撵上坐着龙栖太宰。太宰下了撵道:“太宰龙栖氏奉王命,以王姑身份迎接中国国师徐福等众人见驾。”
东冠乔等众官女上前施礼参拜。太宰躬身致意还礼。
徐福拱手道:“久闻盛名,今日方得相会,正乃幸事。劳太宰相引。”
太宰便与徐福并上车撵引了二人往东,穿过东环门,有五间大殿,高擎耸立,即问左右,方知是“明德”“明义”“明声”“明道”“明心”之“五明殿”。早有众官在殿外迎接。又见义门晴出来道:“宗太宰,大王在里面等候。”
众人进了殿中。但见一片辉煌,满目琳琅,珠光宝气,各色奇珍陈设,皆是精致别裁。里面众人,都是高冠宽服,着色鲜丽。徐福正欲看时,但见正殿九阶崇台上坐着一美貌女子,乃白罗盖,左右两扇孔雀翠羽,见了徐福等缓缓走下台来,左右有十几名宫官拥护,义门晴、东冠乔左右相扶。徐福见她头戴龙鳞金丝嵌珠冠,步摇点缀,翠翘衬托。身穿龙纹锦绣山河袍,足穿朝天龙凤靴,佩玉执圭,气概环宇,仪态雅然,暗自赞叹。众人见了,皆稽首参拜,口称:“大王。”便是宗太宰龙栖也弯腰拱手,好不恭敬!
徐福知道是蓬莱王,便长拜道:“外邦微臣参拜蓬莱王陛下。愿大王万寿无疆。”
蓬莱王见徐福目光敏锐,谈吐不俗。又见逢迎、辛宜二人容貌不凡,忙下了玉街来迎:“众位贤戚远道而来,太辛苦了。中华泱泱大国之使,来我偏僻小城,小王失礼。还望海涵。”
徐福见蓬莱王举止脱俗,言辞亲切,又礼贤下士,并非昏聩之主。虽言年有不惑,却如花信年华,心中大喜。寻思道:“真风流之主,便是秦王在,恐也不能安然而立。”
乃在长拜道:“大王如此厚爱,徐福受宠若惊。”
蓬莱王道:“听锋儿说,国师高明。今见着国师,虽是外来之客,便如旧友,请不必客气。因小王偶有旧病,故让龙娴公主摄政,自在西苑修养。因前左辅右弼两位丞相求见,告知有中国使者求见。我便效大明公王接待云雨故事。在此沐浴焚香,以待佳客。”
徐福道:“大王容光焕发,恍如天人也。蓬莱仙境果然名不虚传!福何德何能,陛下如此礼遇。我回中国,定奏明秦王,备言大王好意。”
蓬莱王微微笑道:“国师谬赞了。说来也奇怪,自闻国师来,便觉神清气爽。朕刚好四十寿诞,恰逢国师,真是有缘!”
蓬莱王微笑答礼,又对义门晴等道:“怎未见锋儿。”
义门晴道:“他被公主殿下叫去东苑问话了。”
蓬莱王摇头叹息道:“娴儿自己忙便罢了,何苦责难锋儿。朕身体违和,又加前日北境国主前来,多吃了几杯,你快去让锋儿来陪国师。朕略觉疲惫,先去更衣。待晚膳时,再与徐卿畅谈。”
自令东冠乔等陪徐福等说话,便在宫娥拥戴之下,与太宰等,入后殿去了。
少时,便见龙锋令封台氏及龙福来。
却见徐福上前,见其虽是笑容满面,眼角却流露忧虑,口虽不言,心中也知道几分。便上前道:“我等来访,让殿下奔波劳累,着实过意不去。”
龙锋道:“国师何必与我客气。”
众人寒暄已毕,便有义门晴来传话,说大王有请。东冠乔便领着众人出了东晋,直穿后堂。便是五间大红门,东冠乔却不进去,便从西廊过去,有宫人拉轩车来迎,徐福上了轩车,轩车浮动前行,便见是两座八角楼,每面八根柱子,是四面通风,中间夹着一道青屏大门。过了门,又见两座高大的重檐顶楼,两楼之间又夹着一道红门,方知刚才那个不过是辅楼。过了红门,又见一座更高大的重檐大殿,大门恢弘开阔,上书“斜晖园”,徐福等暗叹。
却见太宰迎面而来,徐福下了轩车,便来寒暄。众随宗太宰入了大殿。太宰道:“请国师随我的后园小榭中来。”
徐福点头,过了大殿,见有四五亩见方的清湖。湖上有龙舟,上有舟楼,上下两层。徐福随太宰过了木桥,方知此龙舟皆是青石打造,驾在桥底。牌楼下方,都是软石磨平的,暗自叹服。
太宰领徐福上了龙舟,便上了二楼,见四周明澈,可见窗外,远眺之间,一苑好景,尽入眼底。又见楼内左右屏风之内,便有十几个妙龄女官打点,见了太宰,忙卷珠帘。徐福看桌案台几,皆作精细,都是龙凤呈祥的图案。四周八盏香案,四尊宫灯,依据八干四维布列。的百鸟朝凰的熏炉,是紫铜鎏金样式。一时间芳香缭绕,徐福闻之,乃白芷的味道,其余陈列之物,无不精美,心中叹服不已。
正这时,蓬莱王便来了,已然换了一身衣服,徐福见她梳着盘云髻,并未戴着凤冠,只坠九条白珍珠串的白金束发,点着琉璃金龙赤珠耳坠,衬托着女王,容貌惊绝,宛如天人。穿淡蓝青天大衫,镶嵌云龙纹白蓝相间的圆领,着紫罗裙托着白纱,略见体态修长,腰间挽着白云约素帔上坠着白玉龙凤玉佩,足下是蓝天白云九龙履。,宽袖紧身,内衬纱衣,可见肌肤如玉。
徐福看得呆了,寻思果然是仙境的帝王,竟如天宫的娘娘一般,真是人间少有。见众人参拜,方才回神。
蓬莱王微笑道:“让佳客久候了。凡劳王姑吩咐他们开宴吧。”
龙栖太宰便令开宴。君臣宾主上下分坐,却见武士八名抬来烤炉,皆是红铜镶嵌着饕餮纹。又有女官十二名上了饮食器具。
徐福见瓷酒壶纹路轻巧,蓝湖底画着甘露纹。玉杯金盏象牙筷,不在话下。徐福见此情形,知道必炙肉宴了。
果然又有彩女,端来獐鹿狸兔等各色野味,皆切作薄片,着宫人滩在火棉网上,细细烘炙。此事看外面,眼见落霞昏暗,一轮明月升空,清风阵阵,夜暗晴空。
便有乐工奏乐,如渔樵问答,又似情侣窃窃私语。众官敬酒。蓬莱王喝罢,群臣躬身拜谢,乐声方停。
徐福见此,寻思不可失了中国体面,便令随行大秦乐工奏秦风,先令唱《黄鸟》,众人赞颂。徐福乃敬蓬莱王酒,王喝了酒道:“真乃不凡。只是高亢有余,婉转不足。不知可有其他曲调。”
徐福一听,便令奏《蒹葭》,声音婉转,温柔缠绵,又有乐工唱和。
蓬莱王不觉大喜道:“听此声,便是华夏正音。小王十分喜欢。”
蓬莱王见辛宜脸色绯红,长相俊美。指着辛宜道:“彼美人兮,西方之人也!中华人物,果然样貌不凡!”众人闻言皆笑,辛宜更觉羞愧,
龙栖太宰见徐福奏乐,又见大王如此赞颂中国,便一拍手,就见出来一人,乃是白衣墨带,头插墨玉簪。也是年少青春,俊朗脱尘。那人出列,抱着一把七弦古琴,跪在地上道:“礼乐官宴司逊给大王请安,愿陛下万寿无疆。”
徐福寻思:“一把七弦,能奏出什么好曲子来,且看他如何施为。”
太宰道:“大王既赞中国之风,不妨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听听我们蓬莱的乐曲吧。”
蓬莱王道:“如此甚好。宴司逊,未知你是否能把辛侍官比下去。”
宴司逊驾琴上调,便来抚琴。琴拨处,才弹陆陆续续,声在有无之中,又如旱地泉水,青翠欲滴;再弹如流星飞雨。又如久干逢甘露,不觉甘甜滋润。忽然琴弦涌动,斗转星移,云儿被惊破,月儿被惊醒,花香阵阵,香气跌宕起舞。
忽然琴弦一折,如枪林弹雨,众人大惊失色,都危襟正坐。正此时,波浪翻滚,如大海淘沙。大家正欲扬帆。却感觉有一叶扁舟,悠悠而来。
蓬莱王一听心情舒缓,说道:“此乐正好祝酒。”于是举杯敬酒,君臣对饮。
却见扁舟倏尔不见。却又莺歌燕舞,和弦阵阵,双鸟齐飞,白云翻滚处,又似鹤唳九空。蓬莱王道:“听此歌,不觉诗兴大发。”说完正欲作诗,忽琴声变徵,如空飞来一只白羽箭,将白鹤射下。却原来宴司逊弹得太投入,竟将琴弦拨断。
宴司逊又悲又惊,稽首谢罪道:“陛下恕罪,忽然心血来潮,如杜鹃啼血,不觉心痛,才将琴弦拨断,扰了大家的雅兴!”
蓬莱王道:“卿真不愧蓬莱第一琴师,琴随心转,心随乐动。便是人有失手,何必介怀,快快起来。”
忽然一女子出列,蓬莱王见其盘云髻,素裳青带,面如银花,貌似婵娟,乃是御文郑子嘉。子嘉道:“陛下雅兴,必有佳作,何不吟诵,让我等臣下聆听学习。”
蓬莱王道:“既然众卿抬爱,我便试吟一首。”于是起身吟道:
“桐木蓬丝七弦琴,潇潇谁人奏五音。国中琴师手中弹,天上留仙心为听。初弹星火似流萤,断断续续妙接轻。再弹别浦云不归,芙蓉碧落青鸾飞。一声分作两声调,半调凝珠半调催。相闻折柳知音别,蒿草凄凄泪成灰。高山流水闻子期,阳春白雪和者靡。玉碎珠落银盘转,天倾地转星辰啼。调转彩蝶弄芳菲,红粉含香莺歌低。满座无言目相嘱,明月素带堂前舞。春花听后不上妆,流霞闻罢泣成雨。一曲时成琴音灭,荡漾回肠人不语。”
众人听罢,无不赞誉,宗太宰听到“一曲时成琴音灭,荡漾回肠人不语。”便摇头,正欲谏言,却听徐福道:“大王才思敏捷,王子必然也是善于辞令。”
龙锋闻言,也乘着酒兴,徐徐起身唱道:
“今炙而食兮,愉而聚兮;看觥筹之光错兮,感威仪之棣棣。逸新声之疏荡兮,奏妙曲而神游。听高谈与阔论兮,共佳客和知音。品鹿脯与琼浆兮,咏诗词并歌赋。步徘徊以瞻顾兮,恐鲁钝而不及。闻风雅而观止兮,当行乐而及春。何欢乐兮,言难俱兮。知我不毂兮,望西席而惶惶兮。”
徐福起身敬酒道:“殿下真骚客也。“
少时,蓬莱王道:“朕略有倦意,锋儿,你代我陪国师尽兴。”
徐福等便起身相送,蓬莱王便起身离席,义门晴、东冠乔等女官拥着女王去了。宗太宰也推年老,便与宴司逊辞席。
二人出来,太宰道:“我本欲让你为我蓬莱出一番风头,好压过徐福之辈。今弹断琴之误,幸陛下不曾怪罪。”
宴司逊道:“突然触动心潮,不能自已。我自学琴以来,不曾如此。下官又听大王吟诗,犯了‘灭’字。恐乃不祥之兆。”、
太宰道:“休得多言。今晚断琴的事,不要伸张。对了,长公主有交代,说徐福言辞闪烁,二王子与他私教甚密,今番又瞒着公主,私荐于大王,让我等莫让徐福与龙锋公子处得太近。你速去北苑,着龙生王子来作陪。别出乱子才是。”
宴司逊领命,便自去了,宗太宰也自回宾寝去了。
龙锋与徐福二人你斟我酌,不下半个时辰。龙锋略有醉意,突然哭道:“我因国师之事,王姐把我大骂了一顿。他说我一事无成,专逞能怀事。擅作主张讨好王娘。如今如何是好?”
徐福一听推脱道:“徐福一向耳朵背,未曾听到王子说话。今福来此,专为两国结好,还请王子莫谈家事。”
龙锋哭道:“满朝文武,无人为孤忧心。国师乃中华人物,旁观者清。还请为锋一谋。他日得志,不忘大恩。”
说完纳头便拜,哭泣不止。
徐福眯眼谈笑依旧,龙锋再三哭诉,徐福没奈何便说:“王子不必忧心着急。实不相瞒,徐福闻蓬莱仙境,有长生不老之药,故表奏我王,一为结两国盟好,二为求取仙药。若殿下能助徐福一臂之力,则秦王感激不尽。既有秦王为强援,殿下可高枕无忧。”
龙锋展颜大喜道:“蒙国师与秦王厚爱,锋愿助一臂之力。”说完便又敬徐福吃了三五杯。
正此时,却听门外有人踏步,锋大惊,乃探视门外,却见封台约畏首而来。
龙锋道:“表兄何以如此?”
封台道:“殿下且慢高声,方才舟下有一人,大类三王子。见了我,便至廊下,倏儿不见。”
龙锋大惊,寻思道:“他与长公主乃是嫡派,如听了此言,如何得了。”
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,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!
1 永夜 作者: 江火香猫
科幻末世 1042417 字
永夜:浩劫余生,终见光明
2 校花别沾边,重生的我只想搞钱 作者: 十万字
都市小说 789066 字
都重生了,还不好好搞钱?
3 我死后,姐姐们才开始爱我 作者: 木马非马
都市小说 80082 字
我死后,全家人才开始知道爱我,可我已经死了
4 上门狂婿 作者: 狼叔当道
都市小说 8171953 字
上门赘婿,受辱三年,期约一到,强者归来!
5 武圣之上 作者: 任我独行侠
玄幻奇幻 201339 字
这是个废材靠着金手指,逆天改命的故事!
6 60年代:开局荒年,我带着全村吃肉 作者: 妞妞骑牛
都市小说 415929 字
穿越60年代:开局荒年,我带着全村吃肉
7 这位诗仙要退婚 作者: 人世几春秋
历史军事 1194814 字
这位诗仙要退婚:文韬武略
8 玄幻:遇强则强,我的修为无上限 作者: 史上最帅作者
玄幻奇幻 1481875 字
获得遇强则强系统,我直接啪啪给了天道两个大嘴巴子
9 红豆缘:炮灰也要长命百岁 作者: 翘褚
古代言情 271116 字
开局炮灰剧本怎么办?不慌,苟着苟着就到大结局了
10 神龙诀之九龙剑诀 作者: 光环美男
仙侠武侠 1003350 字
江湖传闻要是得到《神龙诀》,就可以称霸武林!
《第十回 西林苑蓬莱王宴客 斜晖园宴司逊断琴》最新评论
评论本章还没有人发表评论哦~
我来说两句